close

        「等我發現那不過是一個陷阱時,不幸是在很久很久以後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我在記事簿正中央劃一條線,左邊將那期間所獲得的東西寫出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右邊將失去的東西記下來。失去的東西,糟蹋的東西,

          尤其是拋棄掉的東西。犧牲掉的東西,或落空的東西…
 
          這些到最後我沒辦法全部記完。


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努力寫要認識的東西,和實際上認識的東西之間,

          橫跨著一道深淵。不管你拿多麼長的尺,都無法測量出那深度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我能在這裡寫出來的,只不過是list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既不是小說也不是文學。更不是藝術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是正中央只劃一條線的一本單純的筆記而已。教訓或許有一點…」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錄自《村上春樹/聽風的歌》

      ※

          我非常喜歡村上春樹這一段感性的文字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寫作的歸途,本來就是一道混沌不明的長帶子。延伸著作者個人
      主觀世界的某一種靈性(或者說是寫作之氣?),朝向各種不同的客
      觀世界衍生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  他們試圖從文字中找尋一種能感動自己的元素。

          那也是寫作者的祈願。雖然過程總是並不完美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剛踏入寫作之途的村上顯然也知道這樣必然的結果。而且把它稱
      之為「陷阱」。我很難具體化地說出這「陷阱」之於村上的意義,因
      為所謂「能感動自己的文字」的這種東西,旁人是無法理解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 但是這陷阱總也成為他生活的一部份。很難丟棄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寫作的每個人都是。

          「聽風的歌」時期的村上春樹,寫作方式已經獨具一格。大量的
      修飾詞、看似沈厚實際卻是明快的筆調、預留伏筆的結構。與獨有的
      灰暗對比風格,總是會讓看他的文字的人染上薄薄的透明感。

          一種憂鬱(blue)的透明感。

          非常離世化的小說。認知到了某一種寫作程度的無奈(或者是內
      心的悲哀),於是村上寫下了這一段話。把自己的生活(寫作)經驗
      當作無形的記事簿,在時間的點上做了失去與獲得兩種反義的分野。

          並不是為小說而寫。也不是為文學而寫。更不是為藝術而寫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只是為自己而寫。

          甚至於沒有辦法把用眼睛看得到的東西寫完。你知道,這樣的文
      字感受看了就會讓人無比感動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所能寫出來的東西只是一個list。不能包括過去與現在未來
      的所有世界。對作者自己本身來說,小說的寫出只是個人生命昂揚的
      一部份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其實不能得到些什麼。

          「教訓或許有一點。」看清了自己文字的本質,就該知道它們所
      代表的含意。所謂的教訓,當然不是指真正的教訓。只是一種替代的
      方法,把自己生活成功/失敗的經驗轉化到文字之上,然後提取出來
      ,令得自己更加小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村上選擇這種方式將自己埋進文字的陷阱裡。當然很久很久之後
      他才發現自己已經沈淪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故事如人生、人生如故事。如果多看一點村上春樹小說的話,就
      不難發現他會把寫作的態度在作品裡真誠表現出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應該給這樣認知清靈的村上一點掌聲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sve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